宝鸡历史人物——虎臣 |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0-04-28 浏览:4535次 |
明代官吏。字良弼,麟游人,明成化末,贡入太学,为人慷慨尚义,中贡生时,适逢陕西、山西、河南大灾,入京即具表上闻,被皇帝采纳施赈。又陈时政得失,未被采用。成化二十三年(1487)上疏宪宗恳请拆除万寿山棕棚,被太学祭酒费訚以铁链拴锁待罪;宪宗见其疏,惊其才识,宣臣至左顺门,由中官(太监)传谕圣旨:“尔言是也,棕棚即拆矣。”并拆棕棚,命吏部授虎臣正七品官。费訚非常羞惭,于是虎臣之名喧噪一时。
吏部尚书李裕妒贤嫉能,对虎臣的刚正直言,有所惮恨,谋商于吏部侍郎李孜省、华盖殿大学士万安,朋比为奸,授为云南鄂嘉县令,远置荒僻烟瘴之乡。时有王端毅公重虎臣之贤,临行赠诗云:人物相逢第一流,匆匆行色驿西头,煌煌日影看初动,落落星光觉渐收;慷慨胸襟空宇宙,抑扬议论法春秋。识君不尽思君意,山自高高水自浮。虎臣到官后,抑土豪强暴,开发银矿,廉洁爱民,权贵敛迹。朝庭中官亦不敢轻入楚雄郡,以郡倚为屏障。云南古有瘴气,中者一疾不起。虎臣深入边陲,安抚少数民族,竟中瘴气而死。同事官员都流泪叹息,百姓痛哭,如丧父母。楚雄郡太守姚鹏哭以诗云:献策当年为国忧,至今浩气贯皇州,只期事业垂千古,岂料形骸付异丘。青史有名书虎氏,锦衣无复耀麟游,苍天不管忠良士,空使穷荒草木愁!
故乡闻其噩耗,捐资建衣冠冢于北马坊程家山,坟前有石华表,高一丈二尺四寸,列有武士、石马等物。虎臣生前两袖清风,死后家中一贫如洗,帝赐沐国公赞像,并在麟游县文庙内设立虎公祠,传载明史,以志永垂。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