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名人——“南宋末年宁远军节度使”张珏(上) |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9-09-16 浏览:5033次 |
张珏
张珏,字君玉,南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陇西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人称为“四川虓将”。
张珏坐镇钓鱼城很长的一段时间,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蒙古卫国的斗争中,他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蒙古士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役各民族共同抗元,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
一、人物介绍
张珏(?—1280),南宋名将。张珏魁伟而有谋略,善用兵和处理政务。
张珏18岁到合州(今重庆合川)新驻地钓鱼城(今合川城东北)参军,因多次建立战功,升为中军都统制,被人称为“四川虓将”。
宋理宗宝佑末年(1258),元兵攻入四川,破吉平隘,攻克长宁山(今四川苍溪),杀死守将王佐父子。到达阆州(今四川阆中),降服守将杨大渊,推官赵广殉难。到蓬州(今四川蓬安),降服守将张大悦,运使施择善死。顺庆(今四川南充)、广安(今四川广安)诸郡,势如破竹而被攻克。
开庆元年(1259),保卫合州的战役正式打响,元合各道军队围攻合州,凡是攻城器具,无不精良。张珏作为副将与主将王坚协守钓鱼城前后有九个月,多次打败蒙古军的进攻,蒙古大汗蒙哥受伤死在钓鱼山下后退兵(参见钓鱼城之战)。
景定元年(1260),王坚离开合州,朝廷以马千为兴元(今陕西汉中)都统兼知合州。景定四年(1263),马千的儿子运送兵饷到虎相山,被元兵擒获,屡屡写书劝降,马千动摇,朝廷乃任张珏为合州知州。张珏魁伟雄勇有谋略,善于用兵打仗,出奇兵设立埋伏,算谋从没有失策。
十月,张珏升为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诸军都统制兼利州(今四川广元)东路安抚使、合州知州。因为兴元府已被蒙古军攻占,都统制司和安抚使司也都移到合州。张珏上任后,积极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训练士兵,修整兵器,为保卫合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张珏管理严格,赏罚分明,立功即使是罪犯也重赏,犯过虽是至亲也绝不宽容,所以人人奋发,公私皆足。
忽必烈继续蒙古大汗位后,继续攻宋,围困、孤立钓鱼城,派重兵占据大良平(今四川广安),增筑虎相山城,时时出兵进攻梁山军(今重庆梁平)和忠州(今重庆忠县)、万州(今重庆万州)、开州(今重庆开县)、达州(今四川达州),农民无法耕种,士卒无法休整,每每运军粮到渠州(今四川渠县),宋需要竭尽几郡的兵力护送,死战于两城之下才能够进入。
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十一月,张珏派部将史炤、王立率五十名敢死壮士用斧头砍杀从西门进入,收复大良平山城、虎相山城。咸淳三年(1267)四月,蒙古平章赛曲赤提兵数万破重庆防线,取道出合州城下,张珏在款龙溪将船碇泊在江中,截断江面建成水城,进行抵抗,再次挫败了数万蒙古军的攻势。
合州自从余玠采用冉氏兄弟的策略,将军队迁到钓鱼山,城墙营垒坚固。但开州、重庆遭受兵祸,百姓非常困苦,张珏对外用军队保护耕种,在内教百姓开垦田地积储粮食,不到两个月,公私用度兼而充足。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市),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思想体系与南宋抗衡,大肆招抚南宋官吏士卒,连游民聚众入见也予以重赏,重用投降官吏,蒙宋之战转化为封建王朝更替的战争;于成都置四川行省,在以重兵进攻京湖的同时,加快了扫除四川障碍的步伐,以熟知四川军情的南宋降将刘整随军进击、劝降,缩小对钓鱼城、重庆的包围圈,并隔断重庆与钓鱼城的通道,伺机而破。北面由青居(今四川南充东南)推进到汉初(今四川武胜县烈面镇汉初村)、定远(今四川武胜),建立起武胜军(今四川武胜旧县乡)和定远军(今四川武胜),距钓鱼城约45公里。
咸淳八年(1272)四月,张珏又在与钓鱼城隔江的宜胜山(今合川北)筑城,用来加强钓鱼城的防守能力。次年正月,元军匣刺又进逼钓鱼城,张珏得到消息后,张珏属下建议出兵与元兵争夺马騣山、虎顶山,张珏说“:芜菁平母德、彰城,是汪元帅(汪德臣)所聚集的地方,我们出其不意而攻袭他,马兵一定顾及其后路,而顾不上筑城了。”于是“张疑兵嘉渠口”,又“潜师渡平阳滩”,进攻二城,火烧元军的钱粮器械,越寨七十里,烧毁船场,元军统制周虎战死。不仅击败了元军的进攻,又打破了元军想在二地建城,控扼江口以图取合州的计划。咸淳十年(1274),张珏升为宁远军承宣使。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南宋又任命张珏为四川制置副使、重庆知府。五月,加检校少保。又命他带兵来京保卫京城,但是入川道路已被阻断,诏令没有能送到。六月,昝万寿以嘉定(今四川乐山市)及三龟城、九顶城降元,守将侯都统战死,元军乘势推进,占据泸州、叙州(四川叙永)、长宁(今四川宜宾长宁县)、富顺(今四川富顺)、开州、达州、巴州(今四川巴中)、渠州,合兵攻重庆,在长江、嘉陵江中架起浮梁,阻绝外援。元军自秋至冬围攻重庆,重庆援绝粮尽。张珏虽仍在守卫合州,但“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
次年,张珏为了解救重庆被长期围攻的状况,派部将赵安袭击元军的征南都元帅府所在地青居城(今四川南充南),活捉元朝安抚刘才、参议马嵩而返。二月,又派张万以船舰载精兵从水路冲入重庆,以增援重庆守军。四月,汇合重庆军队出兵进攻泸州,并结交泸州士人刘霖、先坤朋作为内应。而此时,以宋恭帝与谢太皇太后为首的南宋朝廷,已向元军投降。五月,宋端宗在福州(今属福建)重建南宋政权,改当年为景炎元年(1276)。六月,张珏又派部将赵安、王世昌等收复泸州(今属四川),活捉并处死梅应青。
元军被迫逐渐从重庆撤退,转而围攻泸州。同年十二月,赵定应迎接张珏进入重庆任四川制置使,派部将张万、程聪领兵收复涪州(今重庆涪陵)。南宋降将、原涪州刺史阳立再次合兵来决战,史进、张世杰战死,张万坚持不住,俘获阳立的妻女以及安抚李端返回。张珏以都统程聪守涪州,重庆元兵全部退走。
张珏听说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在广州称帝,派兵几百人寻求二王所在的地方。张珏调史训忠、赵安等援救泸州。又派张万到夔州,联合忠、涪州的军队攻克石门及巴巫寨,获取元军将士一百多人。解大宁(今重庆巫溪)围,攻破十八寨。控入川的门户,川东形势一度好转。
景炎元年(1276)年底,元军再次进攻四川,景炎二年六月,元将张德润攻破涪州,捉住守将程聪。在此之前,程聪在重庆极力主张守城的意见,张珏入重庆,与他不相投契,派他出守涪州。程聪到涪州因不平而郁郁不乐,不设防备而被捉。张德润用轿子抬着程聪返归,告诉他说:“你儿子程鹏飞已经任参政了,你可以日夜与他相聚。”程聪说“:我被捉,他投降,不是我的儿子。这个月,梁山军袁世安投降。十月,万州天生城被攻破,元兵杀死守将上官夔。十一月,泸州粮食尽净,人们互相吃人,于是元兵破泸州,安抚王世昌自缢而死。元兵会军重庆,驻扎佛图关,以一军驻扎南城,一军驻扎朱村坪,一军驻扎长江上。元军派泸州降将李从招降,张珏没有顺从。十二月,达州降将鲜汝忠攻破皇华城(今重庆忠县),活捉守将马堃,军使包申在巷战中战死。
景炎三年(1278)春,张珏派总管李义率领军队经过广阳坝,全军覆灭。二月,元兵破绍庆府(今重庆彭水),捉守将鲜龙,湖北提刑赵立与制司幕官赵酉泰都自杀了。张珏率兵冲出薰风门,与元大将也速儿战于扶桑坝(今重庆东水门附近),诸将从张珏的后面联合袭击,张珏军队大败。
重庆城中粮食已尽,张珏部将赵安写信劝说张珏投降,张珏不同意。赵安就与帐下韩忠显夜间打开镇西门投降。张珏率兵在里巷展开战斗,力量不支,回去索要鸩酒喝,左右之人把鸩酒藏了起来,于是用小船载着妻子儿女向东逃往涪州,中途大为愤恨,用斧头砍船打算自沉,船夫夺掉斧头丢入长江中,张珏跳起来想投水被家人挽持住不得死。第二天,万户铁木儿追到涪州,把他捉住送往京师。重庆投降,制机曹琦自缢而死,张万、张起崖出城投降。元军进攻合州,破外城。三月,王立也投降。
在押往元大都(今北京)途中经过安西(今陕西西安城东北)的赵老庵,他的朋友对他说曰:“公尽忠一世,以报所事,今至此,纵得不死,亦何以哉?”,于是张珏解下弓弦在厕所中自缢,自尽殉国。随从的人焚烧了他的尸骨,用瓦罐把他埋葬在死的地方。
文天祥得知,甚感叹,作《悼制置使张珏》诗云:“气战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灭,功业竟何如?”
二、人物背景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发生于1259年的四川合州钓鱼城之战,则是其中影响巨大的一场战事。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而失败。1235年,蒙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至1241年,蒙军铁骑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即今湖北和河南一带、两淮战场即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这年蒙古窝阔台死去,其内部政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由此获得喘息之机,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 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
钓鱼城坐落在今四川省合川县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1243年,余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钓鱼 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 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蒙哥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 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李等攻两淮,分宋兵力;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 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将王坚所杀。钓鱼城之战由此展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 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 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 蒙哥汗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拉槁之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 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尽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 其不能发挥作用。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 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汗灵柩北 还。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 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由于蒙哥之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使许多地区的文明免遭破坏。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只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几乎全军覆没,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 哥汗是一个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对广大中原汉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 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蒙哥汗败亡后,钓鱼城又顶住了蒙军无数次的进攻,直至1279年南宋灭亡后,守将王立开城投降,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以及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