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上) |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8-04-27 浏览:4640次 |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英文缩写为CISAR(以下简称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前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CISAR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地震专家、解放军某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医疗救护人员共同组建的队伍,既是一支多重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也是一支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更是一支冲锋在抢险救援最前线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一、 成立背景
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提出,防震减灾工作要建立三大体系:一是监测预报工作体系,二是震灾防御体系,三是紧急救援体系。建立第三个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即组建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专业化的国家救援队伍。这支“国家队”成立于2001年4月21日。当时,温家宝同志亲自向国家地震救援队授旗,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支队伍要“军民结合、军地结合、平战结合,一队多用”。
二、 主要任务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中国国际救援队将不断加强训练,参与更多实战,扩大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为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三、 队伍组成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达到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标准的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组建,形成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专业救援队伍。中国国际救援队由某工程部队(170人)、部分地震技术专家、急救医疗专家和搜救犬搜索专家(60人)组成,总人数为230人左右。
2010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将完成扩编工作,队伍规模将达到480人,并增加相应的装备配备。
四、 组织结构
救援队设总队长1名、副总队长3名,总队部和直属队20-30人。救援队共分为三个支队和一个直属队,每个支队约65人,内设支队长、副支队长,下设分队。三个支队各有5个分队:搜索分队、营救分队、医疗分队、技术分队、保障分队,直属队则由参谋组、技术组、保障组组成。
五、 装备配备
中国国际救援队配有8大类300多种6000多套(件)救援装备和约20条搜索犬。
六、 队伍原则
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保护人类。
七、 精神标语
团结协作、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坚守岗位。
八、 任务定位
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或其他灾害事故造成城市建、构筑物破坏而被压埋的人员;对救援队的素质要求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救援行动由国务院统一协调指挥。救援队先后参加过新疆伽什、巴楚、云南大姚、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内外大型灾害救援。
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行动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依靠着先进的科技水平,成功搜救幸存者一名,挖出遇难者四名。在参与救援的三十八支救援队中,总共只搜救出幸存者两名,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继法国救援队之后震区第二支成功搜索到幸存者的队伍。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的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国际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宝贵的力量。”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