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人物——王诚斋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0-11-13      浏览:4623

一、人物简介

王诚斋(18731922)名玉汝,字成斋,又作诚斋,号觉一。陕西扶风人。青年时期曾受业于关中著名学者刘古愚门下,与于右任、焦易堂、冯孝伯、茹欲立等人交往密切。

二、人生经历

(一)反清时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北京应考。回陕后经临潼志士曹印侯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即与同乡魏象枢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一度被捕入扶风监狱。在狱中从容镇定,数月时间竟通晓中医,使狱吏为之倾服。时扶风知县陈绾绍同情革命,暗中为之开脱,遂获释。不久,借知县命他组织地方团练之机,暗中组织革命武装猎虎队,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李云溪为队长,其下赵七、谷中龄等皆一时扶邑俊杰。辛亥革命前夕,王担任西路暴动总指挥。

19111022日西安起义爆发。王当即在扶风举义响应,然后向东联合武功焦易堂,西援凤翔革命。

凤翔于1029日光复后,清军反扑。当地名士李逢春倡议向省城请兵。陕西军政府命副大统领万炳南坐镇凤翔,并调曹印侯新组之敢死军往援。印侯遂以所部到扶风会合王成斋及焦易堂部。王以猎虎队为基本队伍,临时在扶风募集新兵,扶邑志士踊跃争先, 后来的靖国军名将董振五即在此役参军。曹率敢死军和扶、武新募之众共3000人向西开拔,王为参谋,与曹共决军中大事。

时清军约1.2万余人, 正从西、南两面钳击凤翔。革命军守城部队不足6000人,武器装备极差。敢死军到达后,印侯不幸卧病,军事指挥一概委托王成斋。王治军严明,布置有方,运用伏击、突袭、迂回进攻等法,出敌不意,冲入敌阵,斩杀清军数百,缴获枪支、弹药、骆驼等战利品甚多。

(二)任县长时期

1912年,王受命出任宜川县县长。到任后即查访民隐,开仓济贫,继而剪除恶绅,亲课农桑,振兴教育,创办宜川小学,政声著于当时。1914年陆建章主陕,陕西政权完全落入北洋军阀手中,陕西民党人士策划反对袁世凯及其在陕代理人陆建章。王弃官归里,谋在西府起事。1916年春,被陆建章派来的骑兵侦缉队捕送西安监狱。适狱吏仰慕王之文才,阴为保护,后陆建章被逐,王遂出狱。

护法运动(19177月)后,受命执扶风县事,主要办了四件事:一、理顺缴纳赋税渠道。民国初年仍沿袭清朝赋税制度,扶风户籍田粮管理混乱,负担极不合理。当时土地归私人所有,买卖土地现象频繁。甲方出卖了土地,赋税仍由甲方负担,乙方买进土地却不负担粮款,加之粮款摊派不按土地等级质量,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长期存在。诚斋召全县年长有威望的人商议,拟订办法,组织人力,经过半年时间,对全县田块地等作了全面调查,合理调整了负担,并划全县为24里,每里设有里长,各里田块按地质优劣评等,按等级缴纳粮款。二、严禁种植、吸食鸦片。当时烟毒泛滥,吸食者比比皆是。种植鸦片的土地大大超过了种粮面积,许多人弄得倾家荡产,鬻儿卖女,妻离子散。诚斋深知此毒危害非浅,非下决心严禁不可。即命令晓喻百姓,严禁种植和吸食鸦片,收效显著。三、关心扶持教育事业。从前,扶风教育落后,农村私塾寥寥无几,且贫苦农民子弟无法就读。学习内容亦为四书五经。他提倡大办学校,改变课程设置内容。并大力表彰热心办学的人和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四、提倡妇女放脚。受封建思想的奴役和束缚,人们把妇女缠脚视为有教养,不缠脚的女子则认为粗野。为了解除妇女痛苦,首先从他家作起,使两个已经缠了脚的女儿放脚,然后在全县推行天()足运动,逐步改变了这一陋习。整顿扶风县政见了成效之后,又被调任彬县县长。在彬县期间,剪除当地土匪豪绅吴柏梁,又为百姓平反冤狱,深得当地民众爱戴。

(三)北洋军阀时期

陈树藩投靠北洋军阀段祺瑞后,强化武装势力,预征田赋,并出卖全省棉业及铜元制造业给日本以换取太仓银行借款。革命党人联系反段倒陈。1918年组织靖国军,于右任任总司令,委王任筹饷总局局长兼游击司令。筹饷之法除正额田赋外,多向富户捐派,王时以家中资财接济军需。至靖国军各部都有了固定驻地,筹饷局才撤销。

1920年,靖国军总部在辖区设临时议会于三原,由各界人士投票选出议员27人,王任议长。议会成立后,渭北各县原任议员多冲破刘镇华的羁縻来三原参加临时议会。靖国军控制区域的政治措施多经议会讨论决定。

同年,靖国军各路司令俱已先后接受奉系或直系军阀改编。王与茹欲立、柯谦益、李元鼎、惠又光、石象仪、甄士仁、杨虎城等虽持反对态度,终未能挽狂澜于既倒。于右任与王成斋、杨虎城在武功重组靖国军司令部,战斗力量惟杨虎城部、郭坚残部、王成斋原辖之游击骑兵及手枪营。

19225月武功战役后,杨虎城率师退入陕北,于右任南下向孙中山请示;王经陕北赴北京以观时变。农商部总长李根源素重王之德才,任命其为开发西北实业专使,王坚辞不就,后病逝于家中。

(本文来源于网络)